close

【心得前言】

第一次拜讀周慕姿心理師的書,我就愛上了,讚歎文字力量大哪!

我喜歡她的文字,文字潛白易懂,就像是在與她正面諮商一樣,富有溫度及情感

書的字字句句打入我的內心,書裡的案例也很貼近我的生活,身邊的人事物包括自己也正在進行這些事

很感謝她的開導,終於讓我知道我的問題點,也教導我如何做「自我覺察」這件事

正向的「自我對話」非常重要,能夠療癒自己受傷的心靈

外表的傷口看得見,很快就能復原,但心裡面的傷呢?是看不見的,也不知何年何月才會好

大家常說:時間一久會沖淡一切的

但時間一久問題還是在,並沒有被解決

每個人都有受傷的時候,但事件已發生,我們要做的是事後的修補及復原。

 

【心得一】

相愛容易相處難?

關於這個問題,我問問自己,相愛真的容易嗎?

我可能在相愛這一關就遇到了困難,更甭談上相處了,那又是另一個議題

「因難」是根源於我們內心的「不安全感」,這些不安全感會使我們將自已的不安,投射在對方與這份感情中,甚至變成了連我們自己都不認識的人

一個關係的建立是因為彼此的「信任」,我對很多人無法做到完全的信任

也就是我也是個「不安全感的個體」

為什麼這個感覺會產生?書上提到這時常與我們自己「對世界的看法」有關,而不一定與「對方的行為表現」有關

要先問問自己是怎麼看待這個世界的?

書上有個案例是A男被前女友背叛有了創傷經驗,形成對世界伴侶關係的不安全感,這讓我想到我最近認識的一個男生朋友

他因為之前的對象負了她感覺很沮喪,也覺得我可能也會是背叛他的人

他將這個不好的經驗投射在我的身上,也產生了很大的焦慮感,當下,我只覺得我好無奈

但也無能為力,他要這麼想我也沒辦法

書裡還說:當在關係中出現極大的焦慮情緒時,會使人為本身所感受到的問題尋找責怪的對象,甚至把自己的問題投射在他人身上

導致與他人陷入爭執,把兩人困在沒有太大幫助的「衝突模式」之中

我那位朋友因為PTS內心焦慮轉而投射我也是他以為的這樣的人,我們因為這件事起了爭執

不要說男女關係好了,就友誼關係也是

我覺得當你的情緒在發生時,先想一下為什麼會有這種感受,是別人的行為影響到你嗎?不!往往都是因為過往經驗及童年需求不被滿足的關係

當更深入回歸自我,深入的內心去覺察問題是什麼

會有情緒不是別人行為造成而是自己....

 

待續......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粉師 的頭像
    粉師

    爽小粉師專頁

    粉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